近日,專注于液化天然氣(LNG)液貨圍護領域的GTT獲得來自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南造船)的訂單,將為東太平洋航運(EPS)訂造的6艘“MAGNOLIA”極大型乙烷運輸船(ULEC)提供液貨艙設計方案。8月26日,江南造船與EPS簽訂6艘艙容高達15萬立方米的ULEC建造合同,首制船預計于2027年交付。此項目不僅拓展了江南造船液化氣運輸船型譜,而且也使其成為全球第一家承接ULEC訂單的船廠。
VLEC,中國船企大放異彩
15萬立方米ULEC是江南造船順應國際最新乙烷運輸船設計理念、完全自主研發(fā)設計、滿足目前最新規(guī)范規(guī)則的液化氣運輸船,具有可靠、節(jié)能、環(huán)保等特點,綜合經濟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配置“乙烷雙燃料主機+脫硫塔+選擇性催化還原(SCR)系統(tǒng)+軸帶發(fā)電機”的動力系統(tǒng)組合,貨物圍護系統(tǒng)能夠適應乙烷、乙烯和液化石油氣(LPG)裝載,LNG預留設計則為船舶在整個生命周期內提供了最大的貨品裝載靈活性和適應性,是一型面向未來、重新定義乙烷長途運輸的優(yōu)選船型。
這型船的研發(fā)充分借鑒了江南造船在建超大型乙烷運輸船(VLEC)貨物系統(tǒng)和LNG運輸船薄膜式圍護系統(tǒng)方面積累的設計經驗,并根據輸出和接收終端進行適配和優(yōu)化,同時充分考慮了跨太平洋航線和跨大西洋航線的典型航路特點和乙烷運輸營運特點,最大限度利用美國乙烷出口港水域條件,利用計算流體力學(CFD)和船模試驗等手段充分優(yōu)化液貨艙和船體線型匹配,使其水動力性能達到綜合最優(yōu)并自行完成了Mark III圍護系統(tǒng)艙型設計及絕緣板的優(yōu)化布置,船舶艙容得以最大化。
自2018年以來,GTT一直致力于ULEC技術開發(fā),此次與江南造船合作的15萬立方米ULEC于2019年首次獲得船級社頒發(fā)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GTT首席執(zhí)行官Jean Baptiste Choimet稱,我們一直在加強薄膜圍護技術以滿足更大型和更靈活船舶日益增長的需求,這份訂單再次展示了GTT為乙烷運輸開發(fā)創(chuàng)新解決方案方面的專業(yè)知識。
而對于江南造船而言,來自EPS的15萬立方米ULEC訂單無疑將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球最強VLEC建造商的地位。據克拉克森(Clarksons)統(tǒng)計,截至今年8月,全球VLEC手持訂單總計約50艘,其中多達39艘由江南造船建造。
江南造船自主研發(fā)設計的VLEC采用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B型艙低溫圍護系統(tǒng)(BrilliancE),2019年獲得首批采用“BrilliancE”B型艙圍護系統(tǒng)的99000立方米VLEC訂單,首制船已于2021年底交付。
在由英國皇家造船工程師學會(RINA)評出的《2021年度杰出船型世界名船錄》(Significant Ships of 2021)中,99000立方米VLEC“PACIFIC INEOS BELSTAFF”輪憑借其新穎創(chuàng)新和先進指標赫然在列。這艘船總長230米、型寬36.6米、型深22.5米,采用江南造船專利第二代VS-BOW線型技術,通過CFD與船模試驗驗證緊耦合,超前滿足船舶設計能效指標(EEDI)下階段要求,配置可采用乙烷作為燃料的雙燃料主機、甲板燃料艙和軸帶發(fā)電機,在滿足最嚴格排放要求的同時保持最佳經濟性,低溫貨物圍護系統(tǒng)為全球首次采用由江南造船創(chuàng)新研制的B型艙貨物圍護系統(tǒng),具有蒸發(fā)率(BOR)低、無液位裝載限制、無懼晃蕩問題、結構疲勞壽命長、貨艙維護成本低、保溫系統(tǒng)簡單高效、卸貨殘留少等諸多優(yōu)點。
“GAS CHANGJIANG”輪是江南造船交付的第6艘99000立方米VLEC。相比此前交付,江南造船對這艘船進行了186項設計優(yōu)化,實現(xiàn)了超200噸的空船減重。在建造過程中,江南造船實現(xiàn)多項突破,例如研發(fā)設計緊密圍繞生產效率提升,B型艙平行建造效率、絕緣保溫系統(tǒng)施工周期效率大幅提升,將深井泵吊裝由碼頭階段提前到船塢階段,提前安裝氣室口液貨管系、提前敷設電纜,上層建筑房艙絕緣由傳統(tǒng)式絕緣革新成噴涂式絕緣,上建內裝施工效率提升30%等。
GAS CHANGJIANG輪/江南造船
今年7月,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物流與服務公司(ADNOC LS)表示,其與萬華化學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AW Shipping將9艘配備B型液貨艙的VLEC新造船合同授予江南造船,其中前2艘將在2026年交付。這是中國船廠在2024年承接的首份VLEC訂單。在上述提及的手持訂單中,3艘由揚子江船業(yè)集團旗下船廠承接。5月,揚子江船業(yè)集團與新加坡新浦化學(SP Chemicals)簽訂3艘99000立方米VLEC建造合同,新船將于2027-2028年交付。這份訂單也讓揚子江船業(yè)成為我國首家即將建造該類船舶的民營船廠。
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東中華)也推出了一型15萬立方米ULEC,這型船 總長272.6米、型寬42米、設計吃水12.1米、 設計航速16.5節(jié),創(chuàng)新性地采用三貨艙方案設計,具有結構重量輕、載貨能力強、綜合性能優(yōu)等特點,日前已獲船級社頒發(fā)的AIP證書。
VLAC,國盛民也強
揚子江船業(yè)是我國首家進入超大型液氨運輸船(VLAC)建造市場的民營船企。
日本船東日鮮海運(Nissen Kaiun)已與揚子江船業(yè)旗下合資船廠揚子三井造船簽訂4艘88000立方米VLAC建造合同,新船預計于2028年第二季度至2029年第一季度交付。這是揚子江船業(yè)自成立以來獲得的首份VLAC訂單,標志著揚子江船業(yè)成為繼江南造船這支“國家隊”之后,承接VLAC實船訂單的“民營第一家”。
這型VLAC采用LPG雙燃料動力,單船造價約1.1億美元,是揚子江船業(yè)集團繼接獲首份VLEC訂單之后,在液化氣運輸船領域獲得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據悉,新船將采用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MARIC)的研發(fā)設計方案,配備A型儲罐。這是近年活躍于新造船市場中的日鮮海運首次訂造VLAC,也是其在中國船廠的第一份液化氣運輸船訂單。
說到VLAC,又必須回至江南造船。2023年,全球成交VLAC訂單25艘,韓國船企承接19艘,江南造船承接6艘。由此可見,江南造船是談及VLAC而不可不提的中國船廠。VLAC又是今年新造船市場的熱門船型之一,據克拉克森統(tǒng)計,今年上半年,全球VLAC新造船訂單累計32艘,已超過去年全年的21艘。
進入下半年,江南造船先是與AW Shipping簽訂2+2艘93000立方米VLAC建造合同,后又聯(lián)合中國船舶工業(yè)貿易有限公司與新加坡船東Jaldhi Overseas簽訂2艘93000立方米VLAC建造合同,同時就2艘同型VLAC復造船項目簽署意向書。93000立方米VLAC是江南造船自主研發(fā)設計的第四代VLGC精品船型衍生船型(Panda 93A),不僅是綠色氨長途運輸的首選船型,而且可以滿載丙烷、丁烷等LPG,總長230米、型寬36.6米、型深22.5米、結構吃水13米,設計時考慮無水液氨較常規(guī)LPG密度大,對液艙設計進行了特別加強,同時采用完全獨立自主研發(fā)的新一代低阻線型,使其在滿載、壓載和不同比重的液貨裝載工況下都能有出色、均衡的性能表現(xiàn),機艙配置成熟的LPG雙燃料主機和軸帶發(fā)電機以滿足現(xiàn)階段碳排放要求,同時針對研發(fā)中的氨燃料主機也積極與主機廠商、燃料供給系統(tǒng)廠商圍繞一氧化二氮處理等問題開展緊密的協(xié)作,為后期氨動力主機的應用打下基礎。
93000立方米超大型液氨運輸船(VLAC)效果圖/江南造船
中國船廠獲得的首筆VLAC訂單便來自新加坡船東。2023年5月,江南造船與EPS簽訂了4艘93000立方米VLAC建造合同,4個月后,EPS宣布向江南造船追加訂購2艘同型船。
滬東中華也在VLAC技術創(chuàng)新方面也邁出了堅實一步,推出的一型88000立方米VLAC采用其自主研發(fā)的A型液貨圍護系統(tǒng)方案,動力系統(tǒng)采用燃油/液氨雙燃料低速機加常規(guī)燃料發(fā)電機,滿足IMO Tier III排放要求。該船型對氨燃料泄漏探測、輸送管路及供應系統(tǒng)、水噴淋吸收系統(tǒng)等采用特別設計,即使在全船失電情況下,也能實現(xiàn)逃逸氨的收集,有效規(guī)避船員在運營過程中的有毒氨傷害風險。這型VLAC總長230米、型寬32.25米、型深24米、設計航速16.5節(jié),為全球新興零碳能源運輸需求提供了靈活高效的創(chuàng)新方案。該型船目前已完成A型液艙布置設計、系統(tǒng)原理和絕緣布置,以及結構強度、晃蕩、溫度場與BOR計算等一系列詳細設計送審與分析,獲相關船級社頒發(fā)的通用設計認可(GDA)證書及裝船準入(GASA)證書,標志著其已具備工程化條件。
而從累計接單量來看,韓國船企依舊在VLAC市場占據領先地位。HD現(xiàn)代集團、三星重工和韓華海洋近期也紛紛推出VLAC新船設計。
HD現(xiàn)代重工為希臘船東Capital Gas設計的93000立方米VLAC配備燃料電池系統(tǒng)開發(fā)企業(yè)Amogy設計的氨動力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將液氨裂解為氫和氮兩種元素,然后將氫輸至燃料電池中,在不產生碳排放的前提下可提供約1400千瓦的輔助動力。
三星重工推出的15萬立方米VLAC已獲船級社頒發(fā)的AIP證書,該型VLAC可使用氨作為船用燃料,確保運行期間零碳排放。三星重工負責包括燃料供應、通風和氣體監(jiān)測系統(tǒng)在內的燃料系統(tǒng)概念設計。去年,三星重工設計的20萬立方米VLAC也獲頒AIP證書。Amogy也與三星重工就88000立方米VLAC相關技術開展共同研發(fā),這型VLAC的推進用主發(fā)動機和全船電力所需發(fā)電機等都可以用燃料電池代替,在不產生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時,還可降低船舶內的振動和噪音,并顯著節(jié)省維護保養(yǎng)費用。
6月,韓華海洋宣布將與希臘航運企業(yè)Naftomar Shipping and Trading合作開發(fā)VLAC,項目船舶將能夠安全地使用LPG和氨作為燃料。Naftomar Shipping and Trading是一家專注于LPG和氨運輸的航運企業(yè),該公司于2023年11月與韓華海洋簽訂了4艘93000立方米VLAC建造合同,該系列船舶采用韓華海洋開發(fā)的多種環(huán)保技術,包括軸帶發(fā)電機馬達系統(tǒng)和智能船舶解決方案HS4®,并可在未來根據船東需求轉換為氨燃料動力。
LNG運輸船,強手過招
2024年,美國石油及天然氣展覽會(Gastech 2024)期間,韓華海洋推出新一代零碳排放LNG運輸船“海洋1號”(OCEAN 1)。據介紹,“海洋1號”配備多種環(huán)保和數字化解決方案,可使用LNG雙燃料系統(tǒng),另可在未來靈活地配備燃料電池或蓄電池技術,采用基于氨制氫的方式實現(xiàn)船舶電動化。此外,韓華海洋將使用高錳鋼材料制成的獨立B型貨艙用作“海洋1號”液貨艙。目前,高錳鋼獨立B型貨艙已成功應用于韓華海洋建造的超大型原油運輸船(VLCC)和集裝箱船領域。
去年,韓華海洋研發(fā)的氨燃料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概念設計獲得船級社頒發(fā)的AIP證書。這型船設計為可單獨或同時使用氨和LNG,并采用韓華海洋專利的廢氣余熱回收系統(tǒng),無論使用何種燃料,該系統(tǒng)都能使船舶發(fā)動機滿足氮氧化物排放標準,從而無需安裝選擇性催化還原(SCR)系統(tǒng),并且能夠顯著減少甲烷泄漏,若僅使用氨作為燃料,則不會產生碳排放。韓華海洋前身即為大宇造船,而大宇造船曾于2018年創(chuàng)下年交付19艘LNG運輸船的紀錄。因此韓華海洋透露,這型船舶或將成為全球首艘下水的零碳排放LNG運輸船。
氨燃料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效果圖/韓華海洋官網
接單方面,2023年7月,韓華海洋為卡塔爾能源公司(Qatar Energy)建造的首艘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正式開工,預計今年底前交付。作為卡塔爾能源公司“百船計劃”的一部分,這批LNG運輸船配備低壓雙燃料推進發(fā)動機和氣體再液化裝置。據悉,包括2022年承接“百船計劃”第一批19艘LNG運輸船訂單在內,韓華海洋累計已獲該項目中的31艘訂單。交付方面,據克拉克森統(tǒng)計,截至2024年8月底,全球在營LNG運輸船707艘,其中180艘由韓華海洋建造,市場占有率約25%。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LNG生產國,卡塔爾正推進北方氣田擴建項目,并為此在 2019年啟動了“百船計劃”。2020年6月,卡塔爾能源公司與HD現(xiàn)代集團、三星重工和韓華海洋(原大宇造船)簽訂LNG運輸船建造備忘錄協(xié)議,韓國三大船企在2027年前為卡塔爾能源公司預留其大部分LNG運輸船建造能力。目前,上述三家船企手持“百船計劃”訂單總量近100艘,其中HD現(xiàn)代集團持34艘、三星重工持33艘、韓華海洋持31艘。
而與卡塔爾能源公司率先就“百船計劃”簽訂LNG運輸船建造協(xié)議的則是滬東中華。2020年4月,卡塔爾能源公司便與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金額為200億元人民幣的LNG運輸船建造項目預約協(xié)議,項目船型為滬東中華自主研發(fā)設計的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該船型為滬東中華推出的全新設計,航速快、性能好、空船重量輕、綜合能耗低、液貨處理系統(tǒng)與不同航線適配性強、升級兼容性強。9月10日,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雷克斯·蒂勒森”輪和“烏姆·古瓦伊琳娜”輪命名。這2艘船為滬東中華自主研發(fā)設計的第五代“長恒系列”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最新船型,按照卡塔爾能源公司運營全球最大LNG運輸船隊的技術標準特別打造,總長299米、型寬46.4米、型深26.25米,采用最新一代雙艉鰭線型,且搭載多項低碳、數字技術和裝備。而在此前一天,滬東中華剛剛與卡塔爾能源公司簽訂6艘全球最大27.1萬立方米LNG運輸船訂單。這是雙方繼今年4月簽訂18艘該型船建造合同后的再次合作。至此,滬東中華共計承接卡塔爾能源公司24艘27.1萬立方米LNG運輸船訂單,牢牢確立了其在全球超大型LNG運輸船建造領域的地位。
這型27.1萬立方米LNG運輸船由滬東中華自主設計建造,總長344米、型寬53.6米、型深27.2米、設計吃水12米,采用雙燃料低速機推進系統(tǒng)和NO96 Super+圍護系統(tǒng)。采用5艙方案,尺度緊湊,艙容較常規(guī)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運載能力提升57%;采用多目標優(yōu)化的雙艉鰭線型,具有優(yōu)異的快速性;搭載最新一代貨物圍護系統(tǒng),BOR更低,噸海里貨物運輸能耗比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降低9.9%;液貨艙采用增強型絕緣模塊,配置實時晃蕩監(jiān)測系統(tǒng)、船體應力監(jiān)測和防碰撞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多重保障,具備更好的安全可靠性;配備強大的再液化系統(tǒng)和軸發(fā)反向助推系統(tǒng),操控靈活;碳強度指標(CII)比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低23%,可以靈活匹配不同航線的各種運營區(qū)間;其多元化優(yōu)化吃水和配載設計使該型船可覆蓋各大主流航線,具有卓越的船岸兼容性。
滬東中華是我國率先進入LNG運輸船市場并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的船企,江南造船則通過與ADNOC LS簽訂2艘17.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而正式進入大型LNG運輸船建造市場,也標志著江南造船成為國內第一家承接MARK III薄膜型大型LNG運輸船的船廠。
這型江南造船自主研發(fā)設計的17.5萬立方米MARK III薄膜型LNG運輸船(LNG JUMBO系列)具有主流、可靠、節(jié)能環(huán)保等特點,綜合經濟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設置4個MARK III薄膜型液貨艙,配備再液化系統(tǒng),船舶操控和運營管理更靈活,能效利用率更高,雙燃料推進系統(tǒng)的應用可降低甲烷逃逸和碳排放,滿足目前最嚴格的排放要求,尺度適配全球絕大多數LNG裝卸港。9月4日,“LNG JUMBO”系列LNG運輸船首制船完成常規(guī)試航。該船在進行測速試驗時,同時啟動軸帶發(fā)電機和空氣潤滑節(jié)能裝置(ALS),ALS由8臺布置在艏部的空壓機和16個安裝在船底的空氣釋放單元(ARU)組成,通過在船底和海水之間形成一層氣膜,從而減小航行阻力,實現(xiàn)綠色航運和節(jié)能減排的目標。該船采用雙機雙軸雙槳推進系統(tǒng),試航中進行冗余推進(RP)試驗必不可少,以確保船舶在單套推進系統(tǒng)失效時,剩余的50%推進系統(tǒng)仍能保障船舶安全航行。
5月27日,由中國船舶大連造船研發(fā)建造的17.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完成下水,這意味著我國又增加一家具備建造船舶領域最高端船舶的船廠。9月27日,中國船舶大連造船承接中國燃氣、華光海運、中船租賃合資公司OCEAN JADE INVESTMENT的17.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項目首制船開工。而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則先后與中國船舶大連造船簽訂了5艘17.5萬立方LNG運輸船建造合同。
這型17.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由中國船舶大連造船自主研發(fā),可??咳蚪^大多數大型LNG岸站,具有極佳的適港性和船岸兼容性。船舶采用MARK III Flex型貨物圍護系統(tǒng),設置4個液貨艙,液貨系統(tǒng)僅用于LNG貨品運輸,配置再液化系統(tǒng),安裝2臺LNG雙燃料低速主機,配置4臺雙燃料發(fā)電機,通過優(yōu)化設計可覆蓋全船在不同工況下的電力負荷需求。船舶集成智能控制廢氣再循環(huán)(iCER)系統(tǒng),在降低燃料消耗的同時,使燃油和燃氣模式下均可以滿足當前最嚴苛的排放標準。船舶采用最新優(yōu)化的雙艉鰭線型,高效螺旋槳和帶舵球的高效扭曲舵,進一步提高水動力性能,并增強了推進系統(tǒng)的安全冗余。
MGC,中國設計獲高度認可
10月2日,HD現(xiàn)代尾浦宣布與土耳其船東Pasco Gas達成2艘45000立方米LPG運輸船建造合同,新船將配備LPG雙燃料發(fā)動機,并采用氨預留設計。正積極拓展液化氣運輸業(yè)務的阿拉伯海上石油運輸公司(AMPTC)不久前也向HD現(xiàn)代尾浦訂購了2艘45000立方米LPG運輸船,這標志著其首次涉足中型液化氣運輸船(MGC)業(yè)務領域。
德路里分析稱,在超大型液化氣運輸船(VLGC)訂單增長的同時,船東對MGC的興趣也在逐步增加。VLAC因業(yè)界對液氨運輸的預期增長而出現(xiàn),該類船同樣可載運LPG,德路里在進行某些分析時,將其列入VLGC訂單中,以區(qū)別MGC統(tǒng)計。而MGC訂單自2023年以來一直呈上升趨勢,今年上半年已出現(xiàn)20艘MGC訂單,約為2023年訂單(26艘)的77%,預計今年全年訂單將超過40艘。全球LPG運輸船隊中,目前有約137艘艙容在50000立方米左右或以下的MGC,數量和總艙容分別占船隊規(guī)模的8%和11%。除服務于主要航線上的LPG貿易,氨的海運也需要MGC?,F(xiàn)有一些VLGC可以運輸氨,但由于主尺度和可用的港口基礎設施相對有限,MGC成為運營商的一種選擇。
由于對雙燃料船的需求、對未來燃料貿易的預期,以及對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擔憂,過境巴拿馬運河的集裝箱船和LNG運輸船增加,特別在高峰期間,巴拿馬運河擁堵問題嚴重,這增加了市場對MGC的需求。綠氨貿易增長是大勢所趨,而VLGC面臨競爭激烈的過境難題,而通過運河舊船閘的MGC便有市場優(yōu)勢。一段時期內,MGC將有更好的經濟效益,因為當VLAC開始交付時,現(xiàn)有大多數綠氨生產項目可能仍然無法啟動。而在綠氨供應有限時,滿載的MGC更能幫助船東實現(xiàn)最優(yōu)的投資回報。
江南造船是我國第一家自主研發(fā)建造MGC的船企。去年3月,江南造船建造的40000立方米LPG運輸船“MIRAI”輪交付,該船總長180米、型寬30米,采用LPG雙燃料主機,貨艙布置3個獨立全冷式A型液艙,主甲板布置2個500立方米的C型甲板罐。艏部線型采用江南造船自主研發(fā)優(yōu)化的微球形球艏,并設置節(jié)能舵球,使航速和油耗指標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MIRAI”輪所載液氨可以直接作為燃料使用,也就是說待氨燃料船用發(fā)動機技術成熟后,該船可順利過渡為氨燃料動力。江南造船特別強調,MGC雖是市場小眾,但此前市場幾乎被HD現(xiàn)代尾浦占有,“MIRAI”輪的交付使江南造船進一步完善了液化氣船型譜,證實了在這型船或未來可成為零碳能源運輸中堅力量船型的自主設計建造能力。
MIRAI輪/江南造船
8月26日,江南造船與越南船東Asia Pacific Shipping(ASP)簽訂2艘50000立方米MGC建造合同。
這型船是江南造船全新自主研發(fā)的中型全冷式液化氣船(Panda 50P),總艙容達到50500立方米。液罐采用低溫鋼建造,可裝載LPG、無水氨、丙烯、丁二烯和氯乙烯等多種石化產品單體,采用江南自主專利的VS-BOW線型技術,結合螺旋槳后置轂帽鰭CAPRO,使航速和油耗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機艙布置雙燃料主機和軸帶發(fā)電機,滿足最新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要求,同時滿足EEDI第三階段要求。同時,該型船主甲板布置2個500立方米的獨立C型甲板罐,相比單甲板罐設計更經濟、更環(huán)保、更靈活,正常運行工況下可以同時實現(xiàn)一個甲板罐用于換貨,另一個用作LPG燃料供應。兩品味貨品裝卸運營與對雙燃料主機的LPG燃料供應功能可以同時實現(xiàn),而對于長時間的單品味貨物運輸,兩個甲板罐可共同作為燃料罐為主機供應LPG,使續(xù)航里程超過10000海里。作為40000立方米MGC的升級產品,該船型在增加艙容10000立方米的基礎上,通過線型研發(fā)和總布置優(yōu)化,快速性能和能耗指標都有了進一步提升,增強了市場競爭力。江南造船基于集成產品開發(fā)理念,在氨燃料、碳捕捉與存儲(OCCS)、智能船舶(JNIS)等方面都準備了解決方案,為后續(xù)船東多樣性選擇實船應用打下基礎。該型船還采用最新網絡安全技術,強化船舶網絡安全防護能力,確保船舶數據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另外全面考慮網絡安全風險,并設置相應的防護措施,能夠有效抵御網絡攻擊和數據泄露的風險。
MGC熱度大增,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以下簡稱上船院)自主研發(fā)的兩型最新款LPG/液氨運輸船以其卓越的設計則獲得市場高度認可。
40000立方米MGC配置3個A型獨立液貨艙,能有效提升艙容利用率,提高船舶經濟性能;采用LPG雙燃料推進,配備高壓LPG雙燃料主機,滿足EEDI第三階段能效要求,有效減少運營污染排放和溫室氣體排放。目前,上船院已完成了該船型的詳細設計,各項關鍵指標均達到或優(yōu)于預期,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48000立方米MGC是一款在綜合考慮船東需求基礎上研發(fā)的經濟性更佳的新船型(SUPER-MGC)。該型船同樣配置3個A型獨立液貨艙,與40000立方米MGC不同的是,該船采用單燃料系統(tǒng),考慮氨燃料系統(tǒng)和碳捕捉系統(tǒng)預留,配備高壓單燃料主機及軸帶發(fā)電機,安裝脫硫塔,載重量、航速、油氣耗指標優(yōu)異,EEDI滿足第三階段能效要求。不久前,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與Captical Group簽署的“2+2”訂單,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與BENELUX生效的一艘備選訂單,就分別采用上船院的上述兩型MGC設計。